首页 >> 资讯 >> 行业资讯 >> 行业新闻 >> 正文

观察法+心理测验就能帮HR准确识别人的性格

2016/3/24 10:01:21  

缘起

  情景1:“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,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信任和最爱的人,却把耐心和宽容给了陌生人。”“如果我用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,恐怕你早已离去。”当你读到这些话的时候,心里有没有触动心扉,猛然间泪下?又在潸然中叹息:江山易改本性难移?

  情景2:录取销售人员的决策会议上,有人主张要用外向型的,认为外向型的人就是天生做销售的料,内向型的人就不是那块料,这种主张用外向型的人会拿出公司内部里那些内向型的人来说事,引得内向型的反击,整个会议吵得不可开交。

   情景3:有没有经常听到一句话:“他就是那样的人,你和他计较什么呢?”每当你受到委屈、冤枉的时候,身边人可能会这样来开导你。劝导者会认为,对方是 因为性格如此导致你很受伤。更多的时候,当你受到委屈、冤枉的时候,你会说“跟不讲道理的人真是没法相处啊,说不通,只有忍受自己,委屈自己。”这样的 话。

  情景4:经常有HR向我抱怨:“哎!我们公司招来的×××很奇葩!他在经过MBTI测试的时候,其结果是很符合我们的,能很好共事相处的,可是到岗转正之后才发现这人隐藏的多么深,让我们很受伤,整个团队的氛围都被这奇葩破坏了,现在不知道怎么办?”

  等等场景中,直指一个词:性格。作为HR,尤其是负责识人的HR,对性格的把握度要求特别高。那么,如何才能准确识别出人的性格呢?根据我的经验,双管齐下:观察法+心理测验,两者结合起来,就能做到精准判断。

  心理测验

   心理测验,我认为是个技术手段。国外有不少的心理学家开发出来不少的工具,目前热门的工具有PDP、MBTI、大五人格。其中,PDP、MBTI是属于 人格分类理论,大五人格属于人格特质理论。前者就是给人“贴标签”如“你是猪啊!”“笨得偷牛啊!”这样的,从我个人来说,我不喜欢给人贴标签,因为有时 候贴标签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。但在世俗中,连心理学家都喜欢给人贴标签,说明心理学家不尊重吗?不是的,是心理学家认为:方便人能找到自己的“同类”, 人嘛,都是在寻找安全感的,认为只有“同类人”才有安全感。公司这样的组织是以价值观为前提的,所谓价值观就是信仰,就像和尚信任释迦牟尼佛一样,只要不 是信任释迦牟尼佛的人,就不可能是佛陀、居士,佛教中的佛、菩萨就不可能伴你左右扶持你。我是虔诚的佛教徒,所以经常能感受到佛的力量、佛的普度。所以 说,作为HR,在使用心理学家开发出来的那些工具的时候,一定要首先知晓贴标签是为了找到同类人,找到符合组织价值观的人。

  其次,要把 PDP、MBTI、大五人格这些心理测验结果进行分析一些,找到符合组织价值观的人。为啥?因为心理学家开发出来的这些测验工具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的样本基 础之上,你公司是不是其中的样本?这是作为HR要去验证的。如果不去验证,那么,你扛着那些工具去测验,其结果只能是符合心理学家的样本结果而不是符合你 组织的结果。这就要求作为HR来讲,你就得搞懂心理学家是怎么建立起来这个工具的,源头搞清楚了,就知道这个源头的水能不能喝、源头的水是否养人。可能有 人说,这很难啊,是啊!很难!谁叫你是做HR的呢?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,跪着也得走完,没有这精神和意志,是做不好HR的。

  再次,通晓 工具如何使用。怎么使用PDP、MBTI、大五人格这些工具呢?世面上这样的书籍很多,讲这些课程的讲师也很多,自己或选择看书,或选择上课,然后自己研 究、验证、使用,不断总结,不断摸索,精通其中一门工具就不是难事了。我自己是选择看书来强化自己的工具使用技能的。看大五人格的书籍,英文版6本、中文 版1本,看了9年,使用了7年。这里要说一下,前面说过,我不喜欢贴标签,所以不喜欢PDP、MBTI这些工具,它们是把人的人格固定化、静止化,忽略了 人格变化发展;人是多样化的,可是这些工具把人格搞成几个类型,蔑视中间类型的同时,做法上很粗鲁、简单及片面,这是一个原因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:我认为 大五人格是真正意义上全面细致地了解人的性格特征,更容易测评人岗匹配度,能找到细微的差别。大五人格工具我认为1987年Norman开发的 “Facet5”模型是个经典,其次是1991年John、Hampson和Goldberg的“BFI工具”(哎呀!这么一说,估计书店里有关大五人格 的书籍,市面上讲解大五人格的讲师,又得火起来了,sorry!)。

  到这里,可能有人说星座、笔迹分析等等也可以用来测验。这个我不知道。但在这里说2点:

   其一、从数据来说,笔记分析和笔迹学来选人,成功率只有0.04%,而且我查过这个数据的使用人,他们的智商情商搞过我们很多,那么,你能超越过他们 吗?就拿情绪稳定、好奇心、乐观、开放、自信果断这5个特点来说,全人类只有1/8的人才拥有其中3个以上的特点。所以,我们这些做HR的平凡人,别把自 己搞得如巫师、术士、菩萨、神仙,老老实实用普世的工具做吧。如果你真的要用星座学、笔迹学、麻衣神相等等工具,首先自己就得成为星座专家、神仙!所以 说,与其用星座、笔迹学来识人,还不如学星座来识人:一是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通用的标准识人语言,二是信息归类处理,三是观察行为。

  其 二、我从来没有学过笔迹学,但喜欢写日记、练书法,至今有日记本40多本,每次翻看我的日记本时,都会回忆起当时写字的心态、情绪等等,清晰记得为何那些 字为何是规规矩矩或者东倒西歪。后来在中人网上看见笔迹学识人的帖子,我就试着把自己写字时的状态总结出来,用到其他人的身上,哇塞!100%准确!神了 (不信的,可以去中人网搜我的帖子,或者看我的微信朋友圈,我分析了很多人)!所以说,笔迹学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,也是在贴标签,发现或者复制“另外一个 你”,把你好的或者坏的一面说出来放到别人的身上,选择其中紧要的说,别人就信了。

  最后,说个我自己的经历,本人迄今为止经历了四次心 理测验。四次心理测验中,三次都是精心思考过的回答,唯有最近的一次是率性而为。前三次的心理测验,之所以我要静心思考了才回答,是因为我想谋得那个职 位,所以我经常研究心理测验,找到其中的奥秘,每个选项的背后究竟要考察的是什么,针对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来回答,那么,其结果就是符合这个公司的价值观 的。率性的那次心理测验之所以率性,是因为我本身就不看好这职位这公司,加之“伪装”久了,来一次率性才是人生嘛,哈哈!这说明什么?说明的是:心理测 验,当你遇到懂得心理测验的人,心里测验会失灵!那么,这时候怎么办?这就要靠观察了。

  观察法

   观察,是判断一个人性格的最重要方式,需要我们像庖丁解牛一样,一层层地把TA像剥洋葱,每剥一层都能发现很多的性格信息,直到剥得“体无完肤”为止, 这时候我们就全方位、系统性了解TA,然后进行性格特点归纳、匹配,就可以预测出来TA能不能和我们在一起、未来将是怎样的反应。具体如何操作呢?在历史 的长河中,无数的古人创造出了很多方法,如刘卲《人物志》、曾国藩《冰鉴》、诸葛亮《将苑》等等,都是足可以让我们后人学习运用的。我根据我自己的经历, 总结出“六观法”。

  “一观”:TA与陌生人如何相处

  作为HR,面对陌生人是最多 的,这个陌生人就是自己。怎么说?就是应聘人面对你的时候,你就是TA的陌生人。在见面的那一瞬间,TA在你这个陌生人面试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?是“人来 疯”还是“慢热型”?这是最容易判断出来的。所以说,观察一个人与陌生人相处,是最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外显性。在HR生涯中,我对“人来疯”有点怕,这 种人极度外向,太过于人来熟、张扬、聒噪,这种人经常没有真心实意的朋友;也恐惧“慢热型”,因为这种人社交能力差,更多的时候是不合群。其实我就是一个 典型内向型的性格,不管任何场合,都喜欢自己安静地站在某个角落,观看世间百态。在实际中,我遇到了认识我的人要应聘的话,我会让他与陌生人相处,譬如公 司里的另外一个TA不认识的同事。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,经常在我面试的过程中,同事会突然收到我的信息:“来我办公室,和候选人聊几分钟”,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观察应聘人在陌生人面前如何相处,从而得到性格特点。

  “二观”:TA与朋友如何相处

   其目的是看TA在社交场合的角色,他在其中的影响力是怎样的程度。所以,在与应聘人见面后,一定要找到他的朋友来互动。如果没有这种必要或者不具备这样 的条件,那么在面试中也需要安排这样的面试内容提问,越具体越详细越好。观察点是:在朋友圈中TA说的话是否有分量?TA是否获得朋友圈的尊重?TA的朋 友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与他联系?TA是否会被朋友说三道四或嘲弄?TA是否会被朋友攻击/蔑视?TA是否在朋友中主动提出活动建议还是被动接纳?……等等 指标的考量,都是可以看出来其性格特征的。

  这里需要注意:我发现很多面试官都在面试中会问及应聘人在职场中的关系处理,如上司、同事如何与其互动,但唯独少了朋友们与其的互动。职场朋友和生活朋友是两码事,要做细微区分。

  “三观”:TA与家人如何相处

   还记得情景1的那句话吧?人,只有与家人相处就会暴露出来最真实的本性,没有伪装、没有虚伪、没有奸佞。我在深圳第一次换工作时,老板提出要我和他的家 人在一起生活一周后才决定是否让我入职,他的理由是,把我已经了解得很到位了,但是我对他尚未了解,要了解他,只有他和家人相处的时候,是最真实的。这个 做法带给我铭记终生的体验。在7天中,与他家人生活在一起,看到了老板最真实的一面,会对老婆发脾气,会对儿女讨好卖乖,会对司机无比客气,会送佣人下楼 回家。家庭,是安全感系数最高的地方,在放松的情况下表现出最本能、最真实的性格,但却最容易伤害家人。我,也不能例外,这或许是人生中永远也不能解决的 疙瘩,虽然知道如何解决。

  “四观”:TA处事时的情绪如何

  有个笑话就蕴藏了情绪 处理能力:乌龟受伤,让蜗牛去买药。两个小时过去了,蜗牛还没有回来。乌龟因为伤痛就爆发出来负面情绪:“他妈的,死蜗牛,老子快死了!”这时候,门外传 来回应:“他妈的,再骂老子,老子不去了!”于是,彼此充满了负能量。人也是这样,要看一个人的情绪处理能力如何,就要看TA在被谩骂、顶撞、反击、挑 衅、挫折、拒绝等等状态时是如何回馈的。压力面试之所以被HR喜欢,就是这个因素。但在使用压力面试要适度适当,只要起到了发现情绪处理本能则可,没有必 要“穷凶极恶”。

  “五观”:TA在生活中的细节如何

  还记得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 下”的典故吧?虽然有这样的辩论,也有不注重细节的人成就伟业的,但是,通过细节观察,是足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价值观的,起码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生活有没有 条理性。举2个最近没多久的例子:面试一个销售员时,一见面,就闻到满身酒味。我当时心里想,明明知道要参加面试,还喝得满身酒味,有点以自我为中心,不 会照顾别人感受,因为TA不会想到,如果面试官讨厌酒味呢?果不其然,这人在后来就被经理投诉到我这里,他太考虑到个人,不利于团队。还有一个人,在面试 中,说话从来不看我,眼睛总是翻白眼,朝房间天花板看。我心里想,这人会出卖朋友或同事(这是我的经验感觉),果不其然,这人在和老板聊天中,竟然说出违 心话,说我没有给他介绍他应聘岗位的薪资待遇。说出来这两个案例的本意是,作为HR要多多体会细节,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代表什么意思,都是有其固定的内涵 的,如果自身忽略对细节的归纳和总结,就不能把TA的细节找到和发现。

  “六观”:TA在“两难”境地时的反应如何

   很多HR都喜欢使用“两难”情景问题或者案例,借以考察候选人,这样做的目的是看TA是怎样的偏好。2015年亲历了两个案例,特反感!一个案例是,保 镖在危机时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领导人,可是我心里想的是,你是毛泽东、李世民这样的人才值得我等贫民老百姓死命保护吗?另一个案例是,某领导说有个快 递员送货,下雪封山,就调动了飞机也要把货送给客户,可是我心里想的是,如果是我的公司,牺牲了这么高的成本,不值得,我宁愿路通了之后上门赔偿所送东西 的几倍和道歉,也不愿那样做。这就是两难处境的处理。从中就可以发现人的性格特点。一样道理,有些人喜欢遵守规则,有些人超越规则,更有些人蔑视规则,通 过观察应聘人在两难中的反应是可以发现其本能性格的。

  结尾

  总而言之,对性格的把握上,仅仅以一种手段来判断是不够严谨的,心理测验工具的使用,只能是在短时间内使得HR快速地了解一个人,而不是全面深入、细致周到地了解一个人,而观察法足可以做到,所以,一定要把这两者综合起来运用。

  最后,要提醒的是,性格本身无好坏!这一点是作为HR一定要谨记的,只有适合不适合,没有好坏之分。但在中国这个几千年来历史形成的环境中,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庸风格,所以,性格上的任何极端都不可能是好性格。那么,在判别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后,只要TA可以创造价值,并能符合公司的主流价值观,那么,在性格使用上,HR一定要帮助其发挥性格优势,扬长避短,而不是揭短护短。

   同时,性格是可以改造的,一是改变环境,环境改变是可以影响到性格的,虽然很难,但是还是有效果。二是年龄增长来改变,岁月是把杀猪刀,经过岁月的洗 礼,有了更多的经历体验,使得人要思考破局。三是充分利用好角色性格,HR一定要给性格不符合的人赋予新角色。我们都知道一个现象,有些人以前他很没耐 心,现在当爸爸有孩子了却可以耐心地照顾孩子;以前没孩子之前觉得洗衣服都很烦,可是当爸爸之后洗尿布却乐此不疲,这就是角色变化的作用:只要角色发生变 化,性格也会跟着变。

( )

【免责声明】

药才网发布的资讯,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,不以赢利为目的,不代表本站观点;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,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。